鄭州設置8個綠色物流區,2月15日起部分車輛禁行 2025年2月4日,鄭州市生態環境局等八部門聯合出臺通告,自2月15日起,在8個綠色物流區禁止燃油(燃氣)渣土車等部分車輛通行,分階段實施限行措施,旨在推動物流運輸綠色化,減少尾氣排放,助力提升城市空氣質量,鼓勵新能源物流車的使用
 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 2025年2月5日,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擴量提質,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水平,完善充換電、車網協同等基礎設施,推進廣州、深圳智能網聯汽車 “車路云一體化” 應用試點,并實施汽車零部件產業 “強鏈工程”。
 工信部:公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92批)等內容 2025年2月19日,工信部公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92批)和《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七十一批),其中汽車產品1142個、摩托車產品504個。申報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共有154戶企業的387個型號,其中純電動產品共119戶企業316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30戶企業64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5戶企業7個型號。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 2025年2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該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要強化全鏈條管理,構建規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體系,運用數字化技術加強流向監測,實現全程可追溯,同時要用法治化手段規范回收利用,加快制定修訂相關標準。
 輕型車與重型車國七標準制定 2025年2月24日,生態環境部宣布,輕型車與重型車國七標準進入制定階段,預計2026年發布,2028年實施。此次國七標準排放限值將再降30%,還新增輪胎磨損顆粒、制動顆粒等監管指標,測試更加嚴格,新增-7°C~40°全工況測試和高海拔排放要求。這將推動汽車行業技術升級,促進新能源汽車及清潔燃料汽車的發展。

 國家認監委電動汽車供電設備強制性產品認證公告 2025年 2月24日,國家認監委發布電動汽車供電設備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機構指定決定的公告,公告內提出,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電動汽車供電設備(如固定充電樁、移動充電設施等)納入強制性產品認證(CCC 認證),未獲認證的設備不得于 2026 年 8 月 1 日后出廠、銷售或使用。

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城市出爐 2025年2月25日,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在天津等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全面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應用。根據工作計劃,預計2024-2026年。10個試點城市新增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25萬輛,建設充電樁超過 24 萬個。試點工作聚焦公交、環衛、出租、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要求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政策旨在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公共領域的推廣應用,降低碳排放,推動公共交通綠色轉型,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海口市老舊柴油車淘汰補貼政策 2025 年 2 月 26 日起,海口市對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間提前淘汰的國三排放標準老舊柴油車給予最高 2.5 萬元補貼,鼓勵車主更換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通過經濟激勵加速柴油車淘汰,推動消費者轉向新能源汽車,直接刺激市場需求。海口市作為海南自貿港核心城市,其政策具有示范效應,可能帶動周邊地區跟進,形成區域性新能源汽車推廣高潮。 補貼標準:
 隨著政策落地,新能源專用車行業將迎來雙重變革:一方面,對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進行持續推廣,各地政府也通過稅收減免等政策扶持,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專用車的市場需求;充換電市場化改革將加劇市場競爭,促進基礎設施完善;另一方面,綠色能源設施普及與物流數據開放將推動行業節能減排、效率提升,加速物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也將進一步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水平,促進新能源產業鏈協同發展。 |